滔滔漢江,劈開壁立千仞的秦嶺,大城襄陽,賦予城市涵養(yǎng)文脈
它用一江秀水,串起襄、樊兩岸;
它用一條耀眼的內(nèi)環(huán)線,串起一心四城的“內(nèi)環(huán)時代”;
它用東西軸線,撐起城市主骨架路網(wǎng),加快城市東進西擴的步伐;
它用三縱三橫“米”字形謀定高鐵路網(wǎng);
未來,它將用五條地鐵軌道連接“一心四城”......
潮平岸闊風正勁,揚帆起航正逢時,
滔滔漢江水,浩浩自北去。
大江兩岸,
襄陽,一座國家認定的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漢江流域中心城市、長江經(jīng)濟帶重要節(jié)點城市,
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創(chuàng)新產(chǎn)業(yè)基地
……
滄海橫流,顯本色;大城崛起,風正勁。
遙望歷史,這是一座烙印著2800余年文貴之氣的歷史文化名城;
近觀現(xiàn)在,這是一座伴隨中部崛起中心地位呼之欲出的新貴之城;
相信未來,她將以一種別樣的大城英姿傲立于漢江之濱。
彩虹下的襄陽-馬軍攝
我輩復登臨,江山留勝跡。
襄城
生態(tài)旅游名區(qū)
從三國文化到唐詩文化
從諸葛躬耕故地到浩然澗南故居
襄陽沉淀了悠久文脈
而襄陽最有故事的山水在襄城
襄陽歷史文化很大一部分
也與襄城的山水緊緊相連
在這片人杰地靈、
文脈雋永、千年福地
“歷史與時代并存,人文與活力并舉”
襄城自古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
因為一部劇愛上一座城
你知道這些影視劇的
取景地在哪嗎?
《妖貓傳》
《凰權·奕天下》
《九州縹緲錄》
《將夜》
《花木蘭》
“一枕春夢,浪漫唐城”
因為一部劇愛上一座城
上述劇中取景地的美麗風景
現(xiàn)已成為人們向往的勝地
其拍攝所在地就是
襄陽唐城影視基地
它是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
兼具觀光旅游、文化娛樂、
休閑度假等功能的大型綜合性旅游區(qū)。
“游一次唐城,當一回唐人”
漫步其間,
高大的古典建筑
與漢水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踏入大門后
仿佛穿越時空夢回唐朝。
01.襄陽文化產(chǎn)業(yè)園
襄陽文化產(chǎn)業(yè)園,又名唐城景區(qū),位于襄陽唐城影視基地中部,為城樓、宮殿、街市、宅邸、寺院、水系六大片區(qū),建有凱旋樓、明德門、朱雀廊、東西市、青龍寺、 皇宮、花萼相輝樓、胡玉樓、高力士宅、澗南別業(yè)等建筑群。
02.孟浩然文化旅游區(qū)
孟浩然文化旅游區(qū),位于襄陽唐城影視基地西側(cè),占地面積110萬平方米。
主要景點有峴首山景區(qū)、孟浩然草廬、洄湖水鄉(xiāng)、詩路、摩崖詩刻等。
洄湖水鄉(xiāng)定位為襄陽文化會客廳、唐城景區(qū)的綜合配套,建成后將是集水鄉(xiāng)商街、五星級酒店、度假客棧、非遺展示、文創(chuàng)孵化五大體系的省域級文旅體驗中心,極大地豐富襄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03.漢水謠文化旅游區(qū)
漢水謠文化旅游區(qū),位于位于襄陽唐城影視基地南端,占地面積210萬平方米。
主要包括明清都城、襄王府、東方明珠、漢江大劇院、漢江濕地公園等影視文化和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
華夏第一城池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唐·王維
“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雄踞漢水,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武俠大師金庸先生《神雕俠侶》中,郭靖、黃蓉堅守的襄陽城,便是指此。
這里有古城墻
襄陽古城墻雄據(jù)漢水中游,城池始建于漢,楚為北津,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F(xiàn)古城墻基本為是明代墻體,城墻全長7377米。東南仲宣樓、魁星樓,西南獅子樓,西北夫人城。
這里有護城河
襄陽護城河位于襄陽市襄城區(qū),長5060米,最寬處達250米,平均寬度180米,面積91萬平方米,為亞洲最寬護城河。得益于此,襄陽城被譽為“華夏第一城池”。
這里有臨漢門
襄陽六大城門之一——臨漢門,俗稱“小北門”,東臨大北門,西鄰夫人城,南望北街,北濱漢江,是襄陽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里有老龍?zhí)?/span>
襄陽老龍堤,位于襄陽古城西邊,西起萬山,東到襄陽古城,長約11里,是襄陽城最重要的堤防。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鳳雛”圣地
古城相依、漢水相環(huán);
形似彎月、地勢平坦,
龐公是“一心四城”之中
唯一“山城相依”的城區(qū)。
這片美麗的沃土,
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
哺育著英雄隱士。
龐統(tǒng)(179-214),字士元,號鳳雛,東漢末荊州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qū)龐公社區(qū))人。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2800多年前,龐德公躬耕于襄陽,峴山之南。不僅數(shù)次拒絕劉表的禮請,而且諸葛亮以師禮對待德公,每次來訪,獨拜于床下。
憑山之峻,據(jù)江之險
外攬山水之秀,內(nèi)得人文之勝
龐公,襄陽的半島
自然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攬人文之勝,藏山水畫境
民發(fā)·龐公別苑
推窗即可賞一線壯闊江景
步行即達十公里濱江綠色長廊
▲ 民發(fā)·龐公別苑
倚峴山蒼翠,臨漢江之畔
水云墅,
倚鄰新四中,近享文墨熏陶
擁唐城美景,享峴山蒼翠
▲ 水云墅
“臥龍”圣地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
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猿鶴相親,松篁交翠。
古隆中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因諸葛亮“隱居隆中”、
劉備“三顧茅廬”,
引發(fā)《隆中對》,
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
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三顧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的紀念堂。
武侯祠內(nèi)供奉有活躍在三國時期的荊襄籍文臣和武將。
騰龍閣處于隆中山頂,總共高十層,是登高遠眺襄陽城的絕佳地點。
諸葛草廬是諸葛亮徙居襄陽,寓居隆中的安身之所,也是其躬耕苦讀,博覽群書之地。
千古隆中對,美麗襄陽城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站在石牌坊下,
仿佛在這一瞬間讀懂了,
一段歲月的風云獵獵,
和一位老臣的赤膽忠心。
“躬耕隴畝”,站在亭中,
望四野作物豐滿,青山綠樹相依。
在綠樹叢中,諸葛草廬清幽靜謐。
位于隆中山腳下的老龍洞,
周圍松柏交翠,茂林修竹,
置身其中,
猶如進入了一個天然氧吧
點此查看詳情
落子耕讀源址,浸染隆中文化
緊鄰古隆中景區(qū)
咫尺經(jīng)典人文景觀
浸染耕讀文化
成就人文棲地
▲ 鄂旅投·耕讀小鎮(zhèn)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江,是漢江,
據(jù)守城心,環(huán)繞千年歷史風韻
山,是峴山,
從空中俯瞰,宛如游龍俯首于城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被稱為襄陽南部自然屏障的峴山,
青山疊翠、林木森森,
有“丹壑常含霽,青林不換秋”的美譽,
不僅有俊秀之貌,更有文化之韻。
舉步皆名勝,遍地是古跡。
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是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的私家池塘,全國現(xiàn)存少有的漢代魚池。
鳳林古渡位于習家池景區(qū)入口附近,通過花田老樹故居打造山水田園意趣,楓紅松翠樓閣營造“攢峰疊翠微”的意境。
峴首山,史書稱襄陽有三峴,包括峴首山(下峴)、紫蓋山(中峴)、萬山(上峴),是一座正宗的歷史文化名山。此山為之首,故名峴首山。
伏羲摩崖石刻高達76米、寬230米。西晉皇甫謐所作史書《帝王世紀》載:“伏羲葬南郡,在襄陽”。
國風系起筆峴山
世茂首進襄陽,擇址低密板塊襄城峴山
秉承“相地制宜”、“再造與傳承”的國風理念,為這座千年文脈之城帶來一座全新的國風作品--世茂國風大境。項目依山就勢,以精湛的技藝打造匠心坡地建筑,禮獻襄陽名仕雅集,重喚襄陽山居向往
襄陽世茂國風大境
峴山綠道的建成,
使中華紫薇園、唐城、谷隱寺、
習家池、峴山文化廣場
等多個景點串聯(lián)起來
已成為整個峴山旅游的連接紐帶
中華紫薇園位于襄城區(qū)尹集鄉(xiāng),
峴山旅游名勝區(qū)西麓,
環(huán)繞白云水庫,毗鄰襄陽大學城。
棲身襄水岸
雄踞臥龍南路
毗鄰尹集大學城
取文脈之靈動
托峴山之蒼邈
國投·源墅
走訪襄陽古城, 金庸江湖再現(xiàn)
金庸武俠江湖里的古老的襄陽古城
似乎還依稀可見當年廝殺的痕跡
黃蓉,靖哥哥的身影似乎還是那么鮮活
他們俠肝義膽動人愛情
使得襄陽古城更加的飽滿
古城文化獨特深厚
讓你體驗到一個更有深度的襄陽古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相關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來源:襄陽房地產(chǎn)信息網(wǎng)
運營:襄陽房協(xié)編輯部
編輯:付筱童
審核:黃李平